原創/琴鶴堂國學投资加杠杆
山东话“夜来”,意思是“昨天”,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方言保留古语词汇的现象。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:
山东话中的“夜来”,作为时间名词,明确指昨天,包括白天以及夜晚。
譬如:“夜来我去赶集了。”(昨天我去赶集了。)
“夜来后晌俺好几个人吃的饭。”(昨天晚上我们好几个人吃的饭。)
“你夜来做什么了?”(你昨天干什么了?)
而古诗词及部分古文中的“夜来”,则多指“昨夜”。用法有细微差别,但不能否认其内在联系。
譬如孟浩然《春晓》:“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”
白居易《卖炭翁》:“夜来城外一尺雪,晓驾炭车辗冰辙。”
苏轼《江城子》:“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。”
夜来,除了常见的“昨夜”这个意思之外,确实存在一个特定的用法,指“昨天”。
展开剩余59%最晚从宋代开始,夜来就已有“昨天”之意,在宋词、元曲、明代小说中常见。
譬如宋·贺铸《浣溪沙》词:“笑捻粉香归洞户,更垂帘幕护窗纱,东风寒似夜来些。”
南宋《五灯会元》禅者咄曰:“教汝传持大教,代佛说法,夜来为甚麽醉酒卧街?”
元·白朴《墙头马上》:“夜来两个小使长把墙头上花都折坏了,今日休教出来,只教书房中耍,则怕老相公撞见。”
元·石君宝《杂剧·鲁大夫秋胡戏妻》:“我想夜来过门,今日当军去。”
元·无名氏《度柳翠》第二折:“夜来八月十五日,你不出来,今日八月十六日,你可出来。”
元末《老乞大》:“你夜来怎麽说十里来路,今日却怎麽说三十里地?”
《水浒传·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》花荣又劝道:“总管夜来劳神费力了一日一夜,人也尚自当不得,那匹马如何不喂得他饱了去?”
《金瓶梅·第一百回 韩爱姐路遇二捣鬼 普静师幻度孝哥儿》:“李安把夜来事说了一遍,做母亲的听言叫苦。”
由此可见,山东话“夜来”方言保留古语词汇的现象,揭示了语言传承的有趣规律,完美地印证了方言是古语“活化石”的说法。
发布于:山东省